四川倪姓起源
四川倪姓起源
倪(Ní)姓源出有三:
1、出自姬姓,为黄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,以国名为氏(由郳氏改为倪氏)。据《通志·氏族略》、《姓氏考略》及《辞源》所载,春秋时期,邾武公将次子封于郳(故城在今山东省滕州境),建立了郳国,为邾国附庸。子孙以国名为姓,称为郳氏。战国时郳国被楚国所灭,亡国后为避仇,改为兒姓,再后又以原姓郳去“阝”加“亻”旁成倪姓。汉初有御史倪宽,其先即为公子肥的后裔。
2、出自春秋时邾国后人郳黎来之后,避仇改为倪氏。据《尚友录》所载,春秋时邾国有郳黎来之后,别族为倪姓。
3、出自他族改姓而来:
① 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所载(下同),后魏代北复姓贺郳氏改郳姓,后又改为倪姓。
② 清满洲八旗人有倪姓,世居宁古塔。
③ 今满、蒙古、土家等民族均有倪姓。
得姓始祖:倪宽。千乘郡(相当今山东省高青县一带)人,西汉大臣,水利家。治尚书,历侍御史、中大夫、左内史等职,后拜御史大夫。在任期间,重视水利建设,调发民工,于郑国渠上流南岸,开辟六辅渠,使周围高地得以灌溉。他政绩卓著,得到人民拥护。宽乃颛顼后裔。周武王时,封颛顼后裔于邾,传到夷父颜时,由于有功于周天子,就将其次子友(一说肥)别封为附庸,居于郳,因郳为邾之附庸,所以又称小邾国。其曾屡次从齐桓公尊王攘夷,所以荣耀一时。战国时郳国被楚国所灭,子孙便以国为氏,后由于避仇,去掉“阝”旁成兒姓,后又加“亻”旁成倪姓。因郳国始封于谁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,而其后裔倪宽见诸史册,名声显赫,故后世倪姓尊倪宽为倪姓的得姓始祖。
四川倪姓起源
源自曹姓:邾武公的次子受封于郳城,从而建立了郳国,当时郳国是邾武公邾国的附庸国,本来邾武公的后裔都是以国为姓,姓郳,但是后来郳国被楚国所灭,较好终邾武公的后代为了避开仇敌,有部分族人将姓氏“郳”中的鲍耳旁去掉,改为了“人字旁”,较好终才形成了倪姓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kcs77.com/zhzs/1761150320122136.html